本期核心觀點
現在炸貨類項目很火,而炸魚和炸土豆在2022年很有機會,我詳細跟大家來拆解,一共有4個角度的觀察,前3個講的是大環境的變化趨勢,最后一個講的是具體炸土豆案例的做法和營收數據。
別說現在生意不好做,無論在經濟大環境好還是不好,只要真心的花心思去洞察,真的隨時都會涌現出新機會,今天我就來分享一個正在起勢中的細分小行業——小吃行業里的炸土豆。
我直覺明年的小吃賽道里的炸土豆這個細分會迎來一次小風口,為什么呢?我一條一條的跟大家來拆解,一共有4個角度的觀察,前3個講的是大環境的變化趨勢,最后一個講的是具體炸土豆案例的做法和他的營收數據:
第一、從返鄉創業就業的角度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經濟大環境不是特別好,返鄉創業的人非常之多,據人民日報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各類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達到1010萬人,比前一年同比增長了19%,這是由農民工、大學生、退役軍人、婦女組成的返鄉創業大軍,而對于這個人群來講,最看得懂、最摸的著、心里最有底的創業項目就是干餐飲。

大餐飲投資大,風險高,而小餐飲,特別是小吃類的餐飲,是這個人群的首選創業項目,所以,這1,2年的小吃類的招商加盟項目特別火,腦細胞社群里有一位同學跟我說,在他們城市最近有一個肥腸小吃店,短短幾個月時間,招商招了6000多萬,可見小吃類餐飲在這一兩年的火爆。
第二、小攤販產業升級的角度
隨著城市的管理的規范,很多城市不允許小攤小販沿街擺放,想擺攤的現在必須要有門面了,有了門面,成本增加,管理要求增加,如果還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的搞地攤模式,項目模型大概率是會虧的,所以也逼著他們尋找更高級的小吃打法,而誰能夠把以前很low的傳統路邊攤升級為連鎖店,誰就很有可能享受到行業升級帶來的紅利,這里面機會其實挺多的。
比如比如扁擔豆花、冰粉、烤紅薯、蛋烘糕、狼牙土豆、麻糖、甜胚子等等各種傳統地方小吃正在從城市里慢慢的開始減少、消失了,我相信在這些品類里都蘊含了行業升級帶來的機會。
不過很遺憾,以前的傳統小攤小販的從業者還真做不太好這些事情,除了需要很高的規模化管理的經驗,產品也需要升級換代,比如腦細胞社群里有一位同學之前就分享過一個烤紅薯連鎖店的產品,已經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烤紅薯了,里面加了很多現代的時尚食材,比如加芋圓、冰淇淋等等,再加上超級漂亮的產品海報,非常有賣相,所以,誰能把傳統小吃改造成連鎖經營,誰就有可能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

我以前很納悶,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去加盟別人的品牌,自己隨便搞一個不是更好嗎?后來,我才發現,對于沒有干過正規餐飲的人或者沒有獨立創過業的人來說,真的還是有難度,比如不懂選址邏輯,不知道需要買哪些設備,不知道員工工資、提成怎么設置,哪怕最簡單的設計點LOGO、店招,都找不到人,所以,對于很多人來說,還不如去加盟一個現成的餐飲品牌,雖然現在不少的加盟都有割韭菜的嫌疑,但是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問題了,至少還找得到人問,有人帶,所以,加盟對他們來講還是一個相對性價比比較高的創業決策。
大家知道給的加盟費購買的是什么嗎?很多人可能都覺得給的加盟費買的是品牌,是,如果你加盟的是肯德基、麥當勞,那沒問題,但是現在大多數的加盟品牌并不一定知名呀,所以,我個人認為給加盟費購買的是項目發起方的創業經驗,節約了自己走彎路的時間,比如買什么型號的廚具、怎么做外賣、怎么烹制食物、怎么迭代配方等等,其實加盟者購買的是品牌方前期的試錯時間。

第三、從資本的角度
資本現在這1,2年超級喜歡大消費類的項目,特別是美食餐飲這個板塊,從前幾年的飲品,再到調味品,再到小吃連鎖,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小餐飲賽道,這幾年,炸串類的小吃發展特別迅速,炸貨類在整個餐飲品類里銷量排到了前5名,喜姐炸串、夸父炸串被資本熱捧,短時間開幾百上千家店,炸串類的巨頭已經形成了,但是對于“油炸”這個賽道,還有兩個產品很有潛力,一個是炸魚,一個就是咱們今天要重點說的炸土豆,但是炸魚都還比不了土豆,喜歡吃魚的人沒有吃土豆的人多,土豆可是人類的第三大主食,可以輕松的突破地域和口味的限制,我相信在2022年,在資本的瘋狂加持下,炸土豆這個賽道會大有可為。
第四、從微觀的角度(具體案例)
最近我媳婦就愛上了吃炸土豆,作為美食之都的成都,在最近幾個月,憑空冒出了好幾百家炸土豆店,上周末,我和她去商場,商場里就有一家炸土豆的店,我的天吶,我陪她在那里等了半個多小時才吃上,幾乎幾秒鐘一個外賣訂單,真的超級瘋狂,我媳婦當時都讓我去加盟一家炸土豆的店,開給丈母娘,給她找點事兒做。
當時,我就把這個事情分享到了腦細胞社群的群里,結果腦細胞社群有同學就正在干炸土豆的項目,也是生意好到起飛,我抽了2個小時,專門去他公司和店上去拜訪他,才了解到這里面的竅門。
這位腦細胞社群里的同學姓許,以前是伊利牛奶的大區總,很有管理經驗,在十多年前開始從事餐飲行業,做了不少成功的餐飲項目,也算是餐飲的老前輩了,他其中有一個項目就是炸土豆,這個炸土豆的品牌已經做了8年多時間了,技術底子不錯,去年他把這個項目給并購了,為這個項目帶來了很強的管理能力和管理團隊,今年年底,開始親自操刀大力拓店,有直營、有加盟,幾個月時間新做了幾十家店,非常有心得。

他說,小吃賽道這幾年確實很火,但是他只選擇剛需類的小吃項目來做,而不做網紅類小吃,比如今年很火的網紅類小吃——燒烤苕皮豆干,他可以把這個單品放到自己的炸土豆項目中當產品,而不會專門做這樣的單品品牌,因為網紅小吃生命周期一般比較短,也不建議大家去加盟或者自己操盤把整個公司的命運賭到網紅單品身上,但是土豆就不一樣了,土豆是人類第三大食物,教育成本很低,銷量會比較穩定,而且比較簡單,很好標準化,是一類剛需性的食物。

現在他的炸土豆店最差的店,一天1000多的營收,好的店的平均每天賣3000多,每個店5平方到10多平方,一個店配2個人,客單價大概15到20元,外賣和外帶基本1:1,外帶毛利可以高達65%-70%,外賣毛利也是35%-40%,每個店一個月下來利潤大概在1萬多到5萬,而除開房租以外的開店成本才5萬-6萬的樣子,單店的盈利模型很不錯。



雖然許總的店店名和土豆有關系,但是許總并不只做土豆,他很聰明,還增加了炸串的sku,這樣的好處就是,第一,可以靠土豆來引流,靠炸串來做升單,土豆不貴,但是很多人不會只點土豆,特別是外賣單,因為有一個最低起送費,很多人都會增加點炸串去湊單,客單價也就起來了。這個外賣湊單也是現在小吃類項目可以賺錢的剛性原因之一,因為比傳統的產品提升了客單價。第二,增加炸串這樣的產品,還有增加消費時長的好處,以前的炸土豆一般都是下午吃,當下午茶來吃,解解饞,但是現在因為有了炸串,很多人還把這東西當成了夜宵,所以,現在的銷售時間變成了兩個重點時間段,一個是下午,一個是晚上,延長了店鋪有效的銷售時長。
小吃類的選址也特別重要,許總只選擇4個地方開店——第一個是辦公區, 就是白領比較多的地方,吃下午茶;第二個是學校,學生比較多;第三個是商業街、步行街,人流量比較大,第四個是小吃美食街,這些經驗都是自己花錢走彎路總結下來的,很值得學習。

從他們公司下樓,我順便去了他們其中一家實體店,我在沒吃之前,以為跟以前的路邊攤的狼牙土豆差不多,結果一吃,區別太大了,用的是特殊的鍋巴土豆,外面是脆的,里面是嫩的,口感特別好,也印證了我前面的觀點——把以前的路邊攤小吃升級為連鎖品牌,產品形態上也需要做時尚的升級,他們還把土豆研究得很透,可以保證脆皮的土豆在外賣路上的30分鐘左右都不會軟掉,圍繞著外賣場景做了產品優化。同時,他們還有很強大的后端運營支撐能力,比如所有店的外賣線上運營都歸總部來運營,線下店只是配合,總部有美工的支持,外賣活動的運營支持等等,這個也是以前的傳統路邊攤達不到的。







來,我們現在來總結一下:
第一、炸土豆這個細分賽道正在區域崛起中,尚未形成頭部品牌,該品類明年可能會在全國范圍大火,非常值得關注,特別是傳統的路邊攤生意正在往連鎖經營的方向進行行業升級,如果能抓住某一個小細分品類的上升趨勢,很有可能會成就出一個全國性質的連鎖大品牌。
第二、如果你想做一家炸土豆的連鎖品牌或者想加盟一家炸土豆的連鎖品牌,一定要從產品到運營考慮周到,團隊一定要健全,連鎖經營和以前傳統的開路邊攤的店要求是天壤之別。另外,如果你有小吃品牌,建議你千萬別找快招公司合作,因為快招公司以純利益為導向,根本不進行加盟商的實力考察、認知考察,甚至連花唄上借錢來加盟的人都接,到時候會變得一地雞毛,即使初心是善的,最后也會變成韭菜盤。
第三、如果你想加盟某個炸土豆的品牌,在上門公司去考察的時候,一定要親自去看看他們公司的后端運營團隊是否健全,一定要讓他們把外賣后臺、收銀后臺連續3個月的數據拿給你看,看看數據是否健康,別只是聽品牌方說,也別只看對方實體店是不是在排隊,排隊也是可以安排的,一定要看長期的數據,一切要靠數據來做決策。
最后,我再來句有用的雞湯,我看好中國未來經濟,別老被各種自媒體的負面情緒給干擾了,一味的對中國經濟情緒上的悲觀是沒用的,一定要自己去洞察,自己去實踐,在困難的年代,也都會有做得到的行業和企業。
好了,本期的節目就到這里了,如果你想認識腦細胞社群里的這位炸土豆項目的同學,歡迎跟我聯系。最后,我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份大福利,之前我寫了一本暢銷書叫《冷啟動:零成本做營銷》,里面講述了大量的營銷案例,不少腦細胞的同學讀過后,都深受啟發!點擊我的頭像回復“資料”二字,我把這本書免費送給你。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hacgh.com/5524.html